Pages

Saturday, 26 September 2009

这里从不拒绝有理想的人——陈文茜

台湾这个社会让我最感动的事情,就是当你很相信“理想”这件事,你终究不会真正地失败。

比如说,八○年代,我先看着高信疆、王拓、黄春明那批相信乡土文学的人不断写作,像林怀民在他爸爸是大县长、内政部长的旗帜之下,却坚持要跳舞。

你看明星咖啡屋老板的回忆,林怀民每天为了要买周梦蝶的旧书,就老早跑去。周梦蝶说起来也是悲惨的时代人物,他就坐在明星咖啡屋的门口卖些旧书和禁 书。路边行人匆匆,重庆南路口,时代就这样辗过,就把一个大诗人辗在那样一个墙角里。他曾经三天一本书都没卖出去,所以饿昏掉了。

可是因为他坐在这里,台湾这个社会的故事不会只到这里,它的故事就会在周梦蝶的旧书摊继续。旁边有个明星咖啡屋,然后偶然与巧合,就会让一些年轻人 走上二楼,点一杯咖啡混一整天。然后黄春明《看海的日子》在那个时候写出来,林怀民也在那个时候完成他的小说,确定他的艺文人生,最后终于走上他的编舞之 路。周梦蝶也不会只是旧书摊一个老人,他会成为文化界不断歌颂的名字,他的诗最终还是被保留下来。

比如说我要做《文茜世界周报》,当时找中天电视的董事长周圣渊,我跟他说台湾不应该故步自封到这个程度,应该要有一些国际新闻,我跟他谈,如果大家 都考虑收视率的问题,很担心这个事业能不能成功,那我就把我的主持费用砍一半,结果他就说,那就把制作费增加一倍。我跟他的谈话只有五分钟,这个节目就决 定了。

也就是说,当在这个社会里你有一个理想,你跟别人说你的理想时,对方会给你理想的回馈。

最近我更发现,台湾真有一些怪人,会做一些比我们这些人做的都还要稀奇古怪的事情,比林怀民跟黄春明还要荒唐。像“熏衣草森林”的詹慧君那个女孩, 三十岁就觉得她不要再上班,要去山上种花,问题是她连花也不会种,搞到邻居好心疼,大家就都跑来帮他种。在台中县的新社乡,很多人去支持,在网络世界里互 相串连,窄窄山里头一条小路的熏衣草森林就开始有络绎不绝的游客。

后来复制到了新竹县的尖石乡、苗栗的明德水库附近,熏衣草森林现在成了苗栗县最大、最漂亮的景点,还可以办婚礼,有九个香草铺子。

又譬如我最近看到的另一个故事是“天空的院子”,是南投县竹山镇八百公尺山上一个老房子改建的旅馆。有个年轻人,连两万块都没有,可是他一心要弄房子,就找了他当医生的表哥一起。两个人买了睡袋、收音机、手电筒,跟一点点吃的东西就住在山上,要了解这个房子。

改建需要钱,谁给他们钱?于是他们开始去找银行,跑了十六家银行,每一家当然都说NO,可是到了第十六家银行,一个资深的银行协理说,我一辈子在银 行工作,我支持你,还帮忙去说服那个分行,给了一千多万的贷款。房子弄好之后,第一个月收入只有八千块,他们不放弃,不断地开车上山、下山,找到可以认同 他们理想的顾客。后来年轻人写信给苗栗县、南投县、台中县所有的文化局局长,请他们来看一下这个很值得推荐的老房子。

其中南投县文化局长看了信后亲自去,刚好在日月潭办了一场很重要九二一的纪念活动,马修连恩等国际歌手都在那边演唱,就带了他们在百年的老宅住了一晚。

大家就一直在那四合院里面唱歌唱到天亮,然后听天空院子的年轻人讲他们如何开创这个百年老宅的故事。

我喜欢慢慢搜集,台湾从大时代到个人的变化,这些人就是跟父亲、母亲走不一样的路。他们常常觉得,我三十岁就要追梦。天空的院子是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他就觉得我人生的价值要不一样。他觉得幸福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经济产值,这可能是赵耀东本人不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而台湾这个社会就是不会拒绝真正有理想的人。就算现在苦,就像周梦蝶在这个社会的某个角落,但这个社会最感动人的是,所有的悲剧都是分号,它不会是句点。所有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头,他就会找到他的知己、找到他可以继续持续的一些路。

(完)

Friday, 25 September 2009

还是关于PS——1416教室

http://renyue.ofpix.com/333.html



戴同学昨天发了一个帖子
讨论一条新闻 http://news.sina.com.cn/w/2006-08-07/07339676833s.shtml 这样的照片究竟算不算篡改呢? 摄影师怎么可以没有调整自己照片的权利呢?原始的照片就是真实的吗?那只不过是一台机器对现场的还原而已,而之后的ps,是另一种机器对现场的还原,这两者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摄影师有权利调整曝光、选择胶片,为什么就没有权利ps呢?我们不会真的愚蠢到了宁愿刻板的相信一个日本产的黑匣子而不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地步吧?
人的眼睛才是权威,亲临现场的摄影师有权利利用任何技术手段再现他看到的一切! 就算真的加了一些黑云又怎样呢?气氛算不算是客观要素之一?若是的话那黑白照片又怎样?图片编辑可以选用黑白照片来降低血腥的感觉,为什么摄影师不可以ps浓一点的黑烟增加战场的气氛?闪光灯又怎样呢?将人的肤色拍得更黑或更白也可以充满主观的暗示,人的背后有没有阴影?在被定格一千分之一秒钟人的极其怪异的表情,你说这是真实的还是需假的呢?人本来就是主观的。


我的回答

在《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这本书里 ,有这样一个小节,叫做视觉欺骗。其中列举了视觉欺骗普遍存在的五种形式:
第一,发生在照相机镜头前的事件可以是有意安排的第二,在照片制作完成之后,可以通过诸如剪辑、粘贴等传统手段,以及现代的电脑技术加以修改第三,当对若干摄影图像依照某种次序加以编辑时,其排列顺序可用来造成这些图像所记录的真实事件之间的一种错误印象第四,在摄影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选择拍摄、取景、对拍摄的形象进行剪裁,对图像进行整体编辑,仅仅靠选择的手段就可以使一张照片作为客观现实证据而具有的价值发生戏剧的变化。第五,最简单的方法,一幅照片可以通过错误的说明来误导受众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五种方法里,使用电脑技术修改其实是最愚蠢的一种方法,因为其他几种欺骗方式都是杀人不见血的,或者说是只有江湖内部人士才会明了的秘籍。在我的课堂上,一谈到数字技术修改照片的尺度,总会有同学反驳——剪裁不也会改变真实性吗?镜头取舍不也会改变真实性吗?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轻易被糊弄。就是逻辑上出了一些问题,因为所有以上五点视觉欺骗的手法我们都需要禁止,可能我们对数字修改技术讨论的热闹,忽略了对其他几种更隐性欺骗方式的杜绝和监督,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摆拍造假,就得出可以随意拼贴制作照片的结论,这个逻辑显然是说不通的。

戴同学的想法也挺有趣,我觉得他的观点是,能不能把因为电脑合成而造成的视觉欺骗效果转化成视觉说服的效果呢?或者说,他在质疑,为什么不能用积极的电脑合成方法,传递信息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出的好。我觉得假设我们可以这样做的话必须基于两个前提:
第一,维持传播者的公信力。受众也不是傻瓜,在《视觉说服》这本书里提到这样的观点,“照片从来就是被操纵的对象,我们不应认定过去的受众对于这一可能性的认识不如当今的公众。公众对照片的认知时常持怀疑态度。虽然摄影作为证据的价值源于其介质的技术本质,最终决定任何一张特定照片的可信度的是这张照片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果我们对把照片当作证据来使用的那个人不信任,不论照片看上去如何真实,我们都可以说它是经过摆布的,没有代表性,标错了说明等等。反过来,如果我们相信使用照片的人不会求助于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段,及时我们充分意识到存在着被利用的可能,还是会相信照片作为证据的价值。”

我想这大概就是路透社在发现摄影记者修改照片之后,立即撤销这张照片,并将之公之于众的根本原因。维持传播者自身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如果要让受众相信这些修改后的照片是“积极的”“正确的”,那么传播者的公信力很重要,而要维持传播者的公信力,它必须确保任何修改都必须是“积极的”、“正确的”。但是他能确保吗?!如果路透社对自己的摄影记者说,你们可以根据你们看到的事实修改照片,他使用怎样的尺度进行衡量呢?不要太多,只要一次的疏漏就足以让他丧失自己的说服力。

第二,突破视觉结构不确定性的影响。视觉结构与文字相比较,它不能成为一套表示因果关系、相似关系,以及除时空关系之外的其他任何关系的明确手段。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形象本身明确表达自己的论点。这种模糊性往往需要借助文字说明来界定。因此如果要让受众理解摄影者试图通过修改过的照片表达观点,必须要明示所做的修改,否则无法发挥视觉说服的作用。比如戴同学提出的这个例子,文字说明里可能需要这样的文字“注:修改过的照片,作者添加了一些浓烟,现场本应如此恐怖。。。”其实我在之前的博客里提到过这种做法。见“两个小符号的智慧”,但是显然,实施过程并非如此简单。

戴同学的反传统思维我赞同,但是我觉得你的思考方式仍然是从文字传播的特性入手,对于视觉传播来说,是一个不同的体系,有些方面可能会更复杂。
Tags:

Tuesday, 22 September 2009

有关墨菲定律

http://web.ofeva.com/article/159.html

有关墨菲定律,其实编者更喜欢翻译为“莫非定律”,很中国化。

西方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这样说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根据“墨菲定律”: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知道是谁发现了这个定律吗?你能相信它不是由哲学家、牧师、文学家或是科学家创造,而是一名工程师的即兴发挥吗?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 Finagle’s Law(菲纳格定律),具体内容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问,这个定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墨菲定律”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定律的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麻烦。所以,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以防万一。
另类表述:1、如果第一次便成功,显然你已经做错某事。2、如果某事不值得去做,则不值得把它做好。3、绝不记住忘掉的事。4、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进行时,最好朝反方向深深的看一眼。5、今天是你前半生的末日。6、寻求单纯—-然后不信。7、教育无法取代才智。8、要是知道自己所值几何,你就会变成一文不值。9、寂寞是你赶不走的东西。10、自动消失的问题会自动回来。
总则:一、别试图教牛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牛不高兴二、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三、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墨菲哲学: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墨菲准则: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体现: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你丢掉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失事的地点越远,伤亡的人数就得越多,否则写不成一则故事。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摘录: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如果事情还能更糟的话,它会的。In nature, nothing is ever right. Therefore, if everything is going right … something is wrong。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正确的。所以,如果每件事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一定出问题了。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ything foolproof because fools are so ingenious。愚蠢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愚蠢太富有创造力了。Everything takes longer than you think每件事总比你估计的要多花点时间Whenever you set out to do something, something else must be done first每当你准备做什么的时候,总有些别的事你得先做了。Every solution breeds new problems每个解决办法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The legibility of a cop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its importance文件的可读性和它的重要性是成反比的。The chance of the buttered side of the bread falling face down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st of the carpet面包往下掉的时候,抹了黄油一面冲下的概率和地毯的价值成正比。You will always find something in the last place you look东西总是在你最后去找的地方被发现。Left to themselves, things tend to go from bad to worse听之任之的话,事情一般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After you bought a replacement for something you’ve lost and searched for everywhere, you’ll find the original在你丢了东西到处找不到并买了新的后,你就会找回原来丢了的那样。The other line always moves faster你旁边的车道总是比你这条走得快些。Build a system that even a fool can use, and only a fool will use it建立一个连傻瓜都会用的系统的话,一般只有傻瓜才会去用。Everyone has a scheme for getting rich that will not work每个人都有套没法运作的致富计划。In any hierarchy, each individual rises to his own level of incompetence, and then remains there在任何等级制度中,每个独立个体都会迁升到力所不能及的职务,然后就呆在那儿了。The better you know the amount of ill luck that will strike you,the worse you know when this will happen你越清楚厄运的危害,你越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降临。He who angers you controls you, there-fore you have no control over your anger都是那些让你愤怒的人控制你,所以你没法控制你的愤怒。Murphy’s Law Current RevisionAny thing that can go wrong, HAS Already Gone Wrong!You just haven’t been notified如果事情还能更糟的话,它已经有那么糟了,只是你没发觉罢了。The optimist proclaims that we live in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the pessimist fears this is true乐观主义者声称相比前生和来世,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最好的,悲观主义者就怕这是真的。Probabilities serve only and exclusively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improbability of the catastrophes that actually take place概率,也只有概率,是用来解释为什么不大可能发生的灾难发生了。Sex takes up the least amount of time and causes the most amount of trouble性爱只需要最短的时间就能带来最多的麻烦。Before you find your handsome prince, you’ve got to kiss a lot of frogs在发现你的英俊王子之前,你已经吻过了无数只青蛙。If you’re heart is broken, sweep up the pieces.There will always be someone who will want to put it back together如果你的心碎了,把碎片收拾起来。这世上总会有人想要把它补好。If it seems perfect today, tomorrow it will end如果今天看上去完美的话,明天将是终结。Women are like boats: they require constant maintenance and attention, and they cost a lot of money.Men are like buses: another one will eventually come along女人像游艇:需要定期的维护和关注,而且花费很高。男人像公共汽车:下一班迟早会来。
投资应用:
你怕跌,它偏偏跌给你看;你盼涨,它偏不涨;你忍不住卖了,它也开始涨了;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四只涨得都很好。
不要人云亦云,要看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而那些地方可能会出现赚钱的机遇。出其不意也同此理,这正是某些人的法宝。
注意力发散、流动,观察到全局的变化。它也只是个名相,更象一个筐。一切不确定的东西都可往里装。它在冥冥之中提醒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应该考虑的更周到、更全面,要采取一定的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失误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损失。

Sunday, 20 September 2009

某个摄影学校的作业——1416教室

http://renyue.ofpix.com/1734.html#comments


ICP(国际摄影中心)学校的摄影培训分为普通班,新闻摄影班和艺术摄影硕士班(MFA)三个项目,开学头一个月,所有学员都要参加进入正式课程之前的热身运动,除了对器材,实验室的了解,还有一个拍照热身运动,老师留的作业很有趣,我抄下来和大家分享:
1, 模仿以下大师的名作 :Martin Paar、 Diane Arbus 、Weegee 、Cindy Sherman
2,拍摄一些你自己生活中没有的东西
3,拍摄一张颜色是青的补色的照片
4,记录某人或者某事物留下的痕迹
5,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能想到的最普通的东西。
6,用光线描绘身体的一部分
7,拍摄你的姓名字母
8,拍一张同班同学的肖像
9,拍一张能够代表美国的照片
10,拍一张内容有关“触摸”的照片
11,拍摄不可见的东西
12,拍你的行李
13,拍摄一个开放空间
14,设计一张照片
15,在夜晚布光拍照
16,拍摄一种对比
17,拍摄你想要拍的
又:杨文洁(白白)正在在icp的新闻摄影项目中读书,这份作业是我从她那里搞到的,她的Low City刚刚在burn杂志上发表,很久没有看这个网站,发现这里的讨论非常热闹。

Thursday, 17 September 2009

今日金句——来自Daddy-long-legs

“The world is so full of a number of things,   
I am sure we should all be as happy as kings. ”

虽然我不确定这世上的国王都很快乐,可这有什么所谓?   


“Whatever sky's above me,   I've a heart for any fate.”

Monday, 7 September 2009

我们都是花栗鼠——和菜头

http://www.hecaitou.com/blogs/hecaitou/archives/134103.aspx


昨天中午,飞猪老师在推上发问:谁手头有《新华字典》?谁能告诉我上面笔画数最多的十个汉字?我立即检索“新华字典+汉字列表”,找到了这可怕的十个中文字:
灩籲灪爩鱻麤龖龗齾齉靐龘
接下来的几分钟,网络上一片唰唰声,收藏的收藏,转帖的转帖。因为似乎我发布了一条了不起的知识,值得收藏推荐,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菜在推上曰:
上网以后,我们把信息当做了知识,把收藏当做了学习,把阅读当做了思考,把储存当做了掌握。像个花栗鼠在秋天收藏坚果一样,把自己的阅读器和硬盘塞满,却依旧觉得饥渴难耐。
于是,有笨蛋跟着感慨说:索代斯奈,网络让人们变得浮躁了。我靠,我再靠,我飞靠,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描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在网上能够接触 到空前的信息,也就产生了空前的贪婪。以前在抓虾网,一旦放出一篇《职场人际关系的10条杀手锏》,或者《你所不知道的101个Gmail使用诀窍》,或 者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读的10001本经典著作》,收藏量立即翻着跟头往上涨。我敢打赌,搜藏这些内容的人里,一百个人中没有一个会再去翻看一次。只是 觉得这是知识,这会派上用场的,我现在收藏了,那么我就等于拥有了它。
现在我来谈这个问题,看了都觉得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不是有无数人正在这么做的么?有多少人硬盘上下满了不会再读一次的电子书,甚至根本没有事件去 读那几个G的电子书?有多少人的邮件箱里塞满了别人转发过来的各种经验、总结、教训,甚至加了星号,打了Tags,可几年过去了都不会去翻一下?
没有亲身实践过的知识不是知识,那只是一些文字,最多算得上是有含义的文字。没有经过思考辩证和行动验证,知识和经验都是别人的,放在硬盘上、阅读 器里,不等于你拥有了它。别人思考的结果无论你看起来多么深刻,多么智慧,如果你没有花时间去想一下,偶然在生活中验证一下,它不过是一阵在你晶状体上的 光线扰动,对你的大脑秋毫无犯,只是你的阅读体验而已。你把整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都当到你的硬盘上,把整个wikipedia都储存在你的移动硬盘 上,你也不会成为百晓生,更别说运用里面的资源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连烧烤的时候生一堆火都做不到。
而即便是如此,甚至许多人早就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但是却不能停止自己控制鼠标的小手。往自己的电脑上扒拉越多东西,越觉得不够,最后变成了为了拥 有而拥有。所以,这和网络没有多少关系,而是人性使然。只不过是网络加剧了这种症状而已,它几乎可以无限度地满足这种贪婪,只要你的硬盘足够 大,Google公司一直在运营,那么你可以一直那么做下去。
在过去,没有电脑时代,人们不也是那样做的么?买来那些自己根本不看的书,但是看到书柜日渐丰满就觉得意志踌躇,似乎有了那些书,就等于拥有了其中 的知识。周末不休息,用剪刀浆糊去做剪报本,做完一本又一本,结果是全部放在屋角落灰发霉,但是每次看到的时候却心满意足,似乎那堆破纸在,就拥有了历 史,拥有了对所有大事件的掌控。在今天,网络所不及之处,人们不也是那样做的么?买一处水泥盒子,觉得就是拥有了品质生活。买一辆铁皮盒子,就觉得步上了 成功的阶梯。在所有房间都安装电视,似乎就能随时保持资讯的更新,让新闻跟着自己从饭厅走进洗手间。把钱堆放起来,隔段时间在ATM上含情脉脉地看上一 眼,看到数字在增长就好像买到了明天的保险,根本不考虑如果它不流动起来那就是纸张和数字。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在做,做完了以后,内心煎熬无比,像《雾都孤 儿》里的奥利佛.特维斯特一样,伸出小碗来,顽固地嚷嚷: I ask for more.
花栗鼠过冬,只需要一个树洞,一点点坚果。但是,它们忙活了整个秋季,储存了它们其实无法消费完的口粮,以至于第二年树林里有新的树苗长出来,无形间做了森林的义务造林员。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还不如花栗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