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ullogger.com/blogs/zhaomu/archives/351005.aspx
赵牧(原发星空·财经评论)
让穷人吃饱饭吧,这样他们可以少生好多孩子。
最初很难相信这一说法出自经济学家,更难相信他正是出色地论证了这个命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印度籍教授阿马蒂亚·森。
其实中国自古不乏有悟性的观察者,“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说法很久以前就流行了。甚至早于那个诺贝尔奖,而且表达的几乎是同一个意思。但中国人为什么得不到这样的奖?这里是不是大有文章?
卓越的猜想需要扎实的实践印证。
在很多时候,“人类遭遇的大饥荒与天灾无关。”
1998年10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印度籍教授阿马蒂亚·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挑战“食物短缺是饥荒成因的最重要因素”理论获得成功,他在多次饥荒现场进行考察研究后指出,饥荒并不一定是食物缺乏造成的,有时政府的政策和分配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饥荒。有许多事实证明,在食物供应并不明显缺乏的年份,饥荒却出现了┉┉
类似的事实是不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轻慢我们的直觉判断?一个人有着科学态度、人文精神,又能身体力行,取得某种学术成就甚至对减少人类的痛苦做出贡献都是可能的。
王斌余在讨薪中被打,一怒之下连杀四人。这是上周受到媒体严重关注的事件。
其中有篇评论就让我想起了上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这篇评论的标题是──《别人能活下去你才能活得好》。
在上周所有涉及王斌余悲剧的评论中,如果说有一篇评论能构成相当好的学术课题,并具广泛积极的社会意义,那就是这篇文章标题的立意。
王斌余为讨薪杀人,这样血腥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而且已经有太多的悲剧事件指向了这样的逻辑:给他们(民工)一口饭吃,就可能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不要轻慢这样的判断,近年民工讨薪更常见的悲剧虽然是“跳楼秀”(无良媒体对他们的蔑称)的形式出现的。但为讨薪而“激情犯罪”事件的激增,却是再也无法掩饰的事实,这的确是个十分危险也容不得驼鸟心态的征候。
《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王斌余》、《民工连杀四人 赢来多少同情》、《王斌余杀人案在警示什么?》、《漠视农民工是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评论不约而同都指向了一个事实:王斌余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也不是孤立的,它有着远比技术层面的法律问题──如何量刑深远得多,也宽广的多的探究价值。
事实上,即使表面上看是在探索法律层面的评论,也把视野投向了严峻的社会现实,比如:《看新华社报道王斌余案》、《有必要判王斌余死刑吗?》、《王斌余:刀下能否留人?》、《我无法说王斌余“死有余辜”》。特别是《由王斌余想起了蒋爱珍》这篇评论还把视野延伸到了20多年前的一桩悲剧。后者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关历史的悲剧性的定义:或许人类能从历史中汲取的惟一教训,就是从来不曾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从新闻业务探讨来看,这并非题外话。林语堂说:西洋人讲不打已倒之人,说的是规则;中国人讲不要欺人太甚,说的是涵养。但在强者通吃的环境中,“涵养”是有限度的。
还需要多少王斌余的悲剧,才能让那些最应该汲取教训的人汲取教训?这本是个可与那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具有同等分量的严肃课题。如果说今后还会有什么悲剧,我看第一个悲剧就是:几周后,我们说的这些我们的判断又随风而去了。
2005、9、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