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赫德里克·史密斯的《俄国人》的书评
前苏联的犬儒主义
作者:HP
美国记者赫德里克·史密斯(Hedrick Smith),在他那本写于1976年的书中,向读者讲述了勃烈日涅夫时代弥漫于苏联社会的犬儒主义。
史密斯发现,在苏联,实际上已经很少有人相信共产主义。
首先,苏共领导人自己就不相信。史密斯引用一位莫斯科的科学家的话,"我们的领导人,把共产主义看作一种象征,用来判断其它人是否忠诚。"(勃烈日 涅夫的侄女柳芭发表回忆录,其中写到,勃烈日涅夫当年曾对自己的弟弟说:"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听的空话。")
一位高级编辑说,当政的这些苏共领导人是没有信仰的人,"是一些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人。他们所要的是权力,纯粹是权力"。
这位编辑还说,社会上的几乎所有人,都不再相信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对各种事情也并非没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一到正式场合,他们却照旧举手拍掌, 重复着官方的陈词滥调。人们明知这一切是毫无意义的,是逢场作戏,"可是你必须去玩它"。
史密斯认识一个苏共少壮派官员。看上去此人是矛盾的复合体。一方面,在和朋友谈话中,他批评时政,攻击腐败,俨然是个改革家;另一方面,他又对本国 的政治感到自豪,为自己能身处权势集团而踌躇满志。他清楚地知道斯大林时代的恐怖,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个时代,但与此同时,他又对斯大林靠强权建立起一个庞 大的红色帝国而十分骄傲。一方面,他很乐意向别人显示他的思想解放,根本不相信官方的教条。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善于掩盖个人观点,在党内会议上以善于发 言著称而得意。
其实,这正是苏共新一代官员的一种典型----无信仰的、犬儒式的机会主义者。"可见,"史密斯总结道,"个人只要服从听话,不公开向意识形态挑 战,不管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不是关键问题。"
由于正式场合都是逢场作戏,社会看上去毫无改变的希望,许多俄国人就产生了看破红尘的态度,物质主义开始泛滥。人们这样想:"人只活一世,而这一世 是短促的。所以多享受一点生活吧!"
物质主义的泛滥进一步冲掉了残存的理想主义。许多人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为了一次出国机会,为了分得一套房子或搞到一部新汽车----甘愿放 弃自己的独立政见。这样,当局无须再采取大规模的恐怖措施,就足以控制住它治下的广大人民。
少数勇敢的持不同政见者,依然在发出他们的声音。起初,他们赢得了广泛的尊敬,虽然敢于公开表示这种尊敬的人不多。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到后来,当局 对异议人士泼污水,很多人竟然也认同政府的行为。
史密斯对此大惑不解。一位名叫瓦连京·图尔钦的异议人士对他解释说:
"第一,诚实的人使得那些沉默的人,由于没有大胆说话而有负罪感。因而,他们感到不得不攻击前者,使得前者看上去不那么高尚,这样才能使自己显得不 那么堕落。"
"第二,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他们觉得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演戏。他们好像妓女一样,因为自己是妓女,便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妓女。他们认为 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诚实,根本没有人真正追求真理。那些异议人士,很可能就是一些撒谎的骗子。"
"这种犬儒主义给当局帮了大忙。由于人们普遍互不信任,利用这一点,就能把不听话的异议人士排斥于社会之外。虽然人们可以到西方去旅行和收听西方的 电台。但只要普遍存在着这种犬儒主义,他们就会认为那不过是另一派的欺骗性宣传,所以也就不必当真了。这种犬儒主义提供了极权国家今天的稳定,以代替斯大 林时期的大规模恐怖。"
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言:"提倡玩世不恭是控制社会的基本方法。"
(完)
一篇无头女士写的:生活态度
今天同事告诉我她终于把半年前书市上买的廉价的《卡夫卡作品精粹》打开看了(卡夫卡当然不廉价,因为是处理的盗版书,所以书的价格低廉),主要看了一篇 《变形记》。我问她看后有没有那种绝望压抑的感觉,她说她毫无感觉,甚至她认为如果她是格里高利的妹妹看见这样偌大的甲虫哥哥自己也会感到厌恶。于是我开 始教化她,最后她认为看这些东西简直没有任何用处,只会为自己平添烦恼,所以还是不看为好,她高兴地和我说还是看看喜剧之王巴尔扎克的作品好了。当时我告 诉她,如果她不能接受这样的人性残酷现实,那连巴尔扎克也还是不要看为好,因为巴尔扎克的作品,那部巨大的《人间喜剧》里的作品并非是喜剧,那“喜剧”也 是无奈含泪的讽刺之“笑”,就比如说里面最有名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之类的也让人看了好生难受失望。但是我好佩服她的生活态度,凡是不好的事情, 她要么拒绝,要么就是自己给改造一番,她告诉我说:高老头很坏,想利用自己的女儿获得名利。这是原著的意思么?我简直不知道她看的是哪个版本的,哪个版本 也不会这样歪曲原著呀,其实还是她自己的内心,她内心的强大的确让很多不幸的事情变成了喜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